币安惊人暴利数据曝光
1月12日凌晨,一条微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微博内容透露,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币安的日交易额高达400亿元,每日通过手续费赚取的金额更是达到了4000万。这样庞大的盈利数字令人咋舌,也使得币安在数字货币交易领域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。人们纷纷对其运营方式和目前的状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自2017年7月14日起,币安成立,它被确立为我国首个币币交易所。它不仅服务于国内市场,还积极开拓国际业务。这种战略规划为它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并使它在业界迅速崭露头角。
监管风暴中的“漏网之鱼”
2017年9月,监管对数字货币的整顿风潮席卷而来,ICO项目被叫停,国内各大交易所也纷纷选择关闭,许多平台停止了法币与数字货币之间的交易。这让持有数字货币的人们瞬间陷入了交易的困境,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手中的数字资产。
币安之所以能够顺利绕过监管政策的直接影响,是因为它一开始并未开展法币充值和提现业务,并且其服务器均位于海外。这种独特的状况使得币安成为了众多持币人的首选,其业务量不仅没有减少,反而有所增加。
币安的避监管之策
当前我国监管措施针对交易所进行规范,规定境内交易所需停止运营,不得进行法币的充值和提现操作,同时禁止通过场内公开竞价的方式使用法币购买数字货币。以币安为代表的交易所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。
它们把主体设置在国内,把服务器放置在香港、日本、韩国、美国等地,借此规避在境内出现的问题。并且不提供人民币充值和提现的渠道,而是采用充币、提币的方式进出交易所,通过这种做法绕过监管限制。
新交易模式的兴起
之前的交易所关闭后,多数顺势转变成了担保平台,这个担保平台提供类似“淘宝模式”的场内撮合交易 ,如此便完成了人民币买币、注入交易所、交易的完整流程,炒币行为得以继续开展。
提取法币的操作只需将数字货币按原路径退回,再转至担保平台进行线下交易。这一流程表面上看似乎顺利,但实际上却是在监管政策的边缘徘徊,使得监管措施的实际效果受到了影响。
更多交易所的跟风涌入
币安的丰厚利润吸引了众多交易所纷纷冒头,它们如同春雨后的竹笋一样迅速增多。设立这样的交易所所需费用非常少,只需在境外搭建服务器、给予技术支持,而且根本不需要宽敞的办公空间。
许多投资者尽管清楚交易所仍在运行,却遭遇了充值上的困扰。实际上,购买数字货币的过程颇为不易,众多投资者在最初阶段就遇到了阻碍,这主要是因为场外交易撮合过程缺乏透明度,使得他们难以目的性地找到合适的交易渠道。
交易途径分析与监管展望
火币网和OKcoin虽已停业,却依然支持担保交易服务。此外,还有依托QQ群和微信群主作为担保人的交易形式。相较之下,平台撮合的交易安全性更胜一筹,然而群组却能支持多种货币。在安全性的考量下,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使用平台。
投资者需在目标交易所开设账户,进入充值提现页面,查找已存在的币种,记下平台的数字钱包地址,然后返回原平台进行提币操作。目前,监管政策几乎失去效力,全球各国对比特币的监管措施层出不穷,国内对矿场的监管传闻不断,至于场内交易和币币交易是否会被进一步监管,新浪财经将保持持续关注。
你对数字货币交易监管的后续措施有何看法?期待您点赞、转发本篇文章,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