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热度逐渐升高,人工智能和金融达成了深度融合,这已成为时代关注的重点,国内外相关政策对其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,下面具体看看这些政策带来的影响。
中国政策列举与重点概括
近三年,我国政府在人工智能与金融领域发布多项政策,2017年7月8日,国务院颁布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此规划将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,还从多方面对行业发展予以规划,2018年和2019年,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新兴科技推动传统行业转型的意义。基本思想是,中国人民银行会先开展一项研究,这项研究是关于传统金融领域与现代科技的适应性,之后再实施政策指引。
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行动
我国开展大数据发展行动,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,在医疗、养老等众多领域推行“互联网 +”,使人工智能能更优地服务民生,这为人工智能与金融行业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,创造了多场景应用的可能性,例如在金融风险监控里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,以此提升监控效率和精准度。
金融科技发展模式转变
2017年起,金融与互联网结合产业出现了变化,它不再处于自发无序状态,而是在金融科技工作者的指导下进行研发,然后投入实践。这种转变带来了诸多好处,它让金融科技发展变得更规范有序,减少了盲目性,还降低了风险。同时,它为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环境,有助于促进技术的合理使用与创新。
金融科技监管目标
我国对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目标清晰又明确,在引导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展国际合作时,要让这些技术融合,还要让这些技术应用于金融关键领域,这保障了金融行业的安全性,也保障了金融行业的稳定性,还鼓励企业在国际合作中获取先进技术,鼓励企业在国际合作中获取经验,进而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加金融行业的国际化发展。
美国政策导向分析
美国财政部发布了一份报告,这份报告指出要改善监管环境,借助改善监管环境来支持非银金融发展,还要接纳科技金融,进而促进创新。在人工智能方面,主要是让市场自由发展,让科研机构自由发展,让高新技术企业自由发展。美国在科技领域处于领先位置,可是政府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并不积极。然而,它的“人工智能计划”已经开始实施,这再次证实了人工智能在国家战略层面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政策对企业的影响
我国的金融科技政策,我国的人工智能政策,在有监管的情况下,支持行业发展 。就国内人工智能加金融企业来说,当前的政策环境对其是有利的 。该政策能控制监督企业的业务活动,该政策能助力金融业务实现创新 。2016年,人工智能加金融投资企业数量为11家,这表明在政策推动下,行业投资热度曾处于高峰状态。
看到这里,你会进行思考,在这样的政策环境当中,国内人工智能企业最应该抓住的发展机遇是什么,国内金融企业最应该抓住的发展机遇又是些什么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,要是觉得文章有作用,那就点赞分享!